冯钟云短评 文:郭晓川
冯钟云的艺术实践在写实与抽象两极之间游走,展示出画家驾驭形式的天赋。虽然画家对于传统与现代艺术表述形式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是,支持画家作品的内核却是它们的内容。

从传统性质的作品看,冯钟云表达了一种温厚的审美情趣。接受过系统学院教育的作者,不满足于传统笔墨趣味的“技术演练”,而是时刻将注意力放在形式探索方面。几何图案似的构成效果,让我们联想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然而,画家并没有弃绝传统,而是将其融入现代艺术的构成之中。在温润而厚重之中,不乏热情与奔放。其中,对笔墨的解悟,对媒介材质性能的深透把握,是形成冯钟云艺术风格特征的重要因素。这个特征使他有别于很多照搬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绘画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通过对传统笔墨与西方现代艺术形式的整合,冯钟云的抒情温厚而激越。康定斯基说过:“艺术家必须因感而发,有情可抒,因为对形式的驾驭并非目的,而是使形式与内在含义的相适应。”(《论艺术的精神》)可以说,温厚的激越,既是冯钟云作品的形式特征,又是其内在的精神特质。
彩墨境界
作者张荣东
冯钟云的彩墨画具有强烈的自由气质,他的创作状态几近一种心灵的迷狂,那是灵魂的自语,是心境的自然流露。在冯钟云的画笔下,外在的物象被分解、重构,具体、可视的形象退隐了,取而代之的是画家心灵杂揉的绚烂色彩,他把自己的生命袒露给别人,整体的气息率性自然,气韵丰盈,宁静却不失热烈,有时还伴随着一种神秘的野性。那里面映射着一个自由、懒散、有时还有些茫然的影子。可以说,艺术是冯钟云走向心灵自由的一种途径。
冯钟云在自己诗集的扉页上这样介绍自己:冯钟云,现代派画家,自由人。所谓自由,是一种不为世事所羁绊、随心所欲的状态,而人毕竟是群生的社会动物,正如俗语所云:“自我的天堂,就是他人的地狱。”为了自由,就必须在人生与艺术的规则,包括自我的规则中突围,这在当代似乎有几分唐吉柯德式的悲壮意味。冯钟云在北京的胡同中长大,他由衷地喜爱那种随意而没有矫饰的生活,在人生与艺术的规则中,他其实是一个防御者,他只是想回归到一个真实的自我。 冯钟云承认自己绘画的现代性,但他又有很好的传统功底,他在艺术上努力突破传统,在现实生活中,他又做了一件最具传统意味的事:在山东海洋县建造了一座禅院。很难想象常在笙歌中沉醉的冯钟云会进入青灯黄卷的传统图景,冯钟云还不能完全摆脱我们这个世界的狂躁——那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声音,但当冯钟云在海洋的深山中为自己构筑一片世外桃源的时候,他清醒地知道——那是他漂泊的灵魂的驿站。
冯钟云曾写过一首《云顶品茗》,就是讲他在云台禅院的心灵体悟:“几片水中浸,数杯味仍馨;若问品茗意,清水绿叶心。”俨然有入境隐士的味道,在喧嚣人生中沉醉的冯钟云是一个彻底的入世者,一个人真的入世了,自然也能体悟到出世的境界,冯钟云可以在轻歌曼舞中沉醉,寻找生命的慰籍,迷恋于酒精和娱乐交织的笙歌中,但他的天性无疑是素朴、纯粹的,在经历了人生的热烈之后,他也会坐看云起,对山而痴。 冯钟云的人生与艺术都在追求一种这样的彩墨境界:寓杂多于纯粹,澄五色而至清明,冯钟云以其独特的色彩体系,创造了一个气韵丰盈、精神自现的新境界。冯钟云本身就有很深的传统底蕴,他的传统笔墨又关联着充满现代意味的彩墨探索,他创作的时代感是显而易见的,那种色彩斑斓的块面组合,充满现代抽象意味的表现因素,都仿佛是一个时代的隐喻。
冯钟云的作品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题材,追求清新宁静的古典情韵,另一类则是他的彩墨创作,往往酣畅淋漓,充分袒露他的心迹。他的彩墨世界奇丽诡谲,充满迷幻色彩,色墨交融,画面厚重而不失清朗,具备相当强的抽象因素。冯钟云的创作取向是自由的、随机的、偶发的,和传统绘画那种明确的笔墨指向相比,他的彩墨画总是在某种不确定的笔致种突发光芒,形成强烈的张力,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传统绘画那种内敛、宁静的气质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现代意识的抽象美、结构美,那是洋溢着生命力量的大美。
把生命意识注入自己的绘画,使绘画避免了机械的复制与僵化的程式,艺术的创造恢复了本来的面貌,艺术的狂欢与酒神的气质成为冯钟云绘画的艺术基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感觉绘画只不过是冯钟云人生表达的媒介,在它之后,是人生更为广大的视野,是人生自由的深远境界。
关于冯钟云线描的评论 作者:刘长春
一张白纸,空荡寂然,一支铅笔在上面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诸点诸线,不知不觉中缠绕出一个有生有息的生命世界。凝视这些似像非像的图形,世间的嬉闹、歌唱、抗争、哭泣、柔软、还有湿润,仿佛灵化呈现,这单纯的笔与纸的关系从来就有如此不可名状的魅力,“冯”尤精于此道。
物质世界似乎与“冯”有着特殊的亲情关系,他总能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出最恰当的词汇去陈述。
冯终日有酒,并总在豪饮,然从未见他倒下,却是愈饮愈目光炯炯,语气冲天,真正是一副“抽象”的人生写照。
他的“抽象线描”自然而然充溢着酒气,松松散散的样子,永远透着一种机智,那是一种刚刚与上帝沟通的神采。笔在他的手中仿佛拥有自由的意志,通畅地在白色上创造奇迹。那点、线看似漫不经心,似是而非,却咬合着严丝合缝的造型关系,层层推进;不断延伸着观者的想象空间,那是物质世界磷光闪烁的色彩空间,让我们静心去逐点逐线地细细品味。

|